養寵物的人,一定有過這個疑問。同一個品牌的商品糧,怎麼貓糧比狗糧貴這麼多?難道貓就比狗金貴?本狗黨表示不服!
不過,看了配料表就一清二楚了。貓科動物,其實屬於完全的肉食性動物,不屑於吃肉以外的任何東西。而雜食性的狗就活得比較沒尊嚴了,基本上給什麼吃什麼,完全不挑。
所以必須吃肉的貓,貓糧中的動物性來源也比狗糧高得多,價格自然更貴。不信,把你珍藏的 82 年肥皂快樂水給喵星人喝,你一定會收穫一個看待智障的眼神。
其實在動物界,素食、雜食和肉食的界限並非那麼清晰。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,吃素的偶爾也會開葷,吃肉的可能還保留着吃素的能力。
但喵星人就比較特殊了。它們只吃肉的很大部分原因,是因為它們已失去了品嘗甜味的能力,自然不懂肥宅快樂水中高碳水的快樂。
那其他的動物呢?他們的味覺怎麼樣,和人又有什麼差異嗎?
01
絕大部分哺乳動物的味覺,都有甜(sweet) 、苦(bitter) 、鮮(umami) 、咸( sodium) 、酸(sour) 這 5 種。
伸出舌頭,我們就能舌背面和側面分佈有 4 種乳頭狀突起,分別為輪廓乳突(circumvallate papillae) 、 恭弘=叶 恭弘狀乳突(foliate papillae) 、蕈狀乳突(fungiform papillae) 和絲狀乳突(filiform papillae)。
除絲狀乳突外,其他三類乳突因含有味蕾又被稱作“味乳突”。這些長得像洋蔥似的味蕾,正是我們能嘗到味道的關鍵結構。
人類舌頭上的味蕾數量非常龐大,有 8000~10000 個。味蕾的分佈範圍也很廣,幾乎遍布了整個舌頭,甚至連上顎和咽喉局部都有它的蹤跡。
而這每個味蕾中就大約含有 50~150 個受體細胞,味道正是通過這個味覺受體細胞(taste-receptor cell)產生的。這些細胞能識別不同的呈味分子,並編碼成神經電信號,最後通過特殊的感受神經被傳送到大腦形成味覺感受。於是我們便能感受、分辨出各種味道。
電鏡下的味蕾
洋蔥狀的味蕾,其中藍的為支持細胞、紫的為味覺受體細胞,帶有味孔
不過,食物味道的本質,其實比分子機制要簡單粗暴。進化的思路很明確,動物的味覺其實也是一個適應性問題。一個味道能被喜歡,那麼它所代表的食物,必然是對整個族群有益的。
例如甜味、鮮味、鹹味分別代表着碳水化合物、氨基酸(蛋白質)和無機鹽,這些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。特別是代表着高熱量的甜味和鮮味,我們更是愛不釋手。
另外,苦味、酸味則代表着食物可能有潛在的有毒物質和細菌性腐敗,自然也讓人避而遠之。
那些對苦味和酸味不敏感的人,可能會因為吃錯東西中毒身亡,慘遭自然選擇的淘汰。而那些對甜、咸、鮮興趣缺缺的個體,可能也會因為攝入營養不足而陷入不利之地。所以說,每一種味道到事關生存大計。
但所有的喵星人,包括獅子、老虎以及千家萬戶的寵物貓,統統都不知道“甜”為何味。原因是貓科動物在進化過程中,已丟失了編碼甜味受體的基因。
大貓吃肉
不過,貓科動物已經爬上了食物鏈的頂端,它們矯健的身軀、強有力的爪牙等優勢都能保證源源不斷的純肉類供給。所以,拒絕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,也就順理成章了。而且,肉本身又不是甜的,它們也不必靠味蕾來識別甜味。
此外,它們也缺乏消化糖類的組件,比如肝臟中的葡糖激酶,這是一種關鍵酶,控制着碳水化合物代謝,也能防止葡萄糖過剩。所以說,養貓真的不必搞人類的那套“營養均衡”。
與貓科動物類似,長期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鯨豚類,也基本上失去了甜味覺。
除此之外,它們的其他味覺也十分有限,可以說是五個主要味覺功能中就丟失了四個,只保留了鹹味味覺。
鯨豚類舌頭上的味蕾也很少
味道通常是經過咀嚼,才能細細品嘗其中的滋味。但鯨豚類往往是整個吞下食物,彷彿不在意其中的味道。至於為什麼保留了鹹味味覺受體,可能是為了避免攝入過多過鹹的海水,保持體內鈉平衡。
但失去了絕大多數味覺,對現代鯨豚類是不友好的。因為不知苦味,它們有可能會闖入原油泄漏的海域,不小心就一命嗚呼。
特別是海洋污染加劇的現代,一些大型鯨豚類還會吞下很多不該吃的食物。這張照片就展示了人類在抹香鯨屍體的胃裡找到大量的垃圾,情況不容樂觀。
02
一般來說,一個物種的食性越單一,其味蕾數量也會相應減少。因為相對於單一食物來源的動物而言,雜食的特性可能會讓它們遇上更多的有毒物質,也需要更多的味覺受體到辨別食物的好壞。
所以說,肉食性動物的味蕾數通常會比雜食性的動物要少一些。例如,貓除了嘗不到甜味以外,它們也只有不到 500 個味蕾,可以說是相當寡淡了。
相對於完全吃肉的貓來說,雜食性的狗狗也能像人類一樣嘗到 5 種味道。只是他們的味蕾只有 1000 到 2000 個,依然比人類少得多了。不過,也正是因為雜食的屬性,狗才能與人類一拍即合,成為彼此的依靠。
反觀放蕩不羈的喵星人,就一直遊離在半家養狀態。除了會吃人類給的食物,它們也需要自己打獵。如在穀倉抓老鼠,又或是在野外捕捉鳥類當口糧。所以說貓難養熟,很大原因也在於它們的食性。
在自然界中,植物的味道也是非常豐富的,從甜到酸到苦任君選擇。但苦味,是植物進化出的最重要的防禦機制。
例如它們最不想讓其他動物破壞的部分,如 “未成熟的果實”、“根莖恭弘=叶 恭弘”和“種子”都是苦且帶毒的,如氰化物、尼古丁等。
小孩子不愛吃綠色蔬菜,很大原因是因為其苦味,也算是一種防禦機制
為了辨認出哪些植物有毒,素食性動物也需要更加龐大的苦味受體。
例如牛的味覺就很發達,大約擁有 25000 個味蕾。這可以幫助它們迅速地辨別帶有苦味,也即可能含有潛在毒性的危險植物。即便再餓,它們也得對苦味敬而遠之。
這裏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,就是我們熟悉的國寶大熊貓。幾百萬年前,因為環境的急劇改變,肉食目的大熊貓突然改行吃素。在自然擇食狀態下,竹子幾乎成了大熊貓唯一的食物來源。
那為什麼堂堂食肉獸能忍受寡淡的素食?原因是它們已經丟失了鮮味受體。“食不知肉味”,也使它們成了一台沒有感情的吃竹子機器。
但自從扔掉了感受鮮味的基因后,大熊貓卻在不斷地加強感受苦味的基因。這裏很大一部分原因,可能就是為了被檢測植物中的有毒化學成分。
03
人類算是動物界中比較有“口福”的了。從進化歷程來看,我們的祖先在過去吃過草,也曾樹棲以吃水果為主,到慢慢下樹學會狩獵變成雜食動物,最後才走進入農耕文明。所以酸甜苦咸鮮這五味我們都能嘗遍,且較為發達。 但我們也無須擔心貓和狗等動物沒有口福。因為很多動物靈敏的嗅覺,就能補充舌頭味覺上的寡淡。
在一定程度上,人類也需要結合嗅覺和味覺才能真正品味一種美食。因為嗅覺,也是一個辨別食物和激起食慾的一個重要因素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感冒鼻塞時,總感覺食之無味的原因之一。
而貓和狗的嗅覺都能完爆人類。它們感知一種食物能不能吃,很多時候依靠的不是味覺而是嗅覺。所以貓糧和狗糧中的誘食成分,其實更多的是一些特殊的香味。
此外,貓和狗等很多動物都保有犁鼻器(貓更發達,人已高度退化)。這是鼻腔前面的一對盲囊,開口於口腔頂壁,也被稱為雅各布森器官,能更好地感受氣味。
輕微翻唇挑舌頭,能使它們的犁鼻器打開,有利於空氣更好地進入犁鼻器輔助嗅探。這也是我們經常能看到喵星人齜牙咧嘴冷笑的原因,它們不是在鄙視你而是在聞味道。
不過,犁鼻器最發達的,還是爬行類。蛇是幾乎沒有味覺的。不過,當初人類首次發現犁鼻器,就是在蛇的身上。
另外,我們還經常能看到蛇會把舌頭伸出來,併發出“嘶嘶”的恐怖聲音。但蛇的舌頭其實沒有毒,能噴射毒液的是它們的牙齒。它們這一伸出舌頭的動作,其實也是為了感受空氣中的氣味分子。
說到靠“鼻子嘗味”,就不得不提鳥類了,它們的嗅覺其實並不發達。那它們的味覺怎樣呢?也不太好。
鳥類的味蕾數是脊椎動物中比較少的,對味道較為遲鈍。因為沒有牙齒咀嚼食物,鳥類和蛇一樣都是靠吞咽的方式直接攝食。
例如肉雞平均只有幾百個味蕾。另外,它們舌頭以及上顎的味蕾是很少的(只佔2%),反而是喉部的味蕾還多一些。而它們吃東西也不太講究,任何看上去(雞的視力很好)可能含有食物的東西它們都願意一啄。
之前的基因研究就表明,很多鳥類都是缺乏甜味受體基因的。而科學家認為,現代禽類嘗不到甜味的原因,與其祖先獸腳亞目食肉恐龍有關。因為純肉食的習性,它們的祖先可能就失去了感受甜味的能力。 但在後來漫長的演化中,鳥類中也出現了叛徒,它們就是以糖為食的食蜜鳥類,例如蜂鳥。
儘管沒有了甜味受體,但它們那與甜味受體關係最近的鮮味受體卻發生了改變,從原來的感受鮮味變為對碳水化合物做出響應。這種崎嶇的轉變,讓它們對甜味情有獨鍾。
也許這些缺乏甜味受體的蜂鳥祖先,在不經意間吃到了能量巨大的花蜜。而基因的突變剛好又讓它們能嘗到甜的味道,並給了它們生命所需的能量。之後,這個基因便得以在族群中散播開來。
不過,最顛覆認知的,還是魚類的味覺。它們的味蕾不僅分佈在嘴裏,還遍布了全身,許多魚類的皮膚上都布有味蕾。這可以幫助它們在昏暗的水中感受味道,探測食物以及精準地確定食物的方向和位置。
而鯰魚的味覺,就是所有動物中最驚人的。人類擁有 10000 個味蕾已經能讓許多動物相形見絀,但鯰魚卻擁有超過 100000 個味蕾,一些大型的鯰魚甚至達 175000 個。這也使它們為了動物王國里,味覺最發達的動物。儘管鯰魚的味蕾主要集中在四對觸鬚上,但它們身上也存在着無數能探測味道的味蕾。所以也有人形容“鯰魚是一條會游泳的舌頭”。
最後可能有人會問,那“辣味”呢,怎麼文章中都沒有提到?不要緊張,因為你的菊花會告訴你這其實是一種痛覺。
本站聲明:網站內容來源於博客園,如有侵權,請聯繫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※公開收購3c價格,不怕被賤賣!
※想知道網站建置、網站改版該如何進行嗎?將由專業工程師為您規劃客製化網頁設計及後台網頁設計
※不管是台北網頁設計公司、台中網頁設計公司,全省皆有專員為您服務
※Google地圖已可更新顯示潭子電動車充電站設置地點!!